您好!欢迎光临珠海华电汇能电气有限公司网站!
 ※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
电话:0756-3317008  
  
手机:13326683888  
公司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了解光伏电站的三大缺陷及其不完美的能源解决方案

作者:珠海华电汇能电气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1-05 浏览次数 :


昨天有投资人在微信群里提到电力,让我想到前两周在我们公司内部讲过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发出来请大家帮忙看看有哪些不对的地方,请大家随便喷。
首先,我们都知道光伏的优点,包括大气环境友好,可再生,组件价格长期下降(组件从2011年的每瓦1美元以上,快速下降到2017年底的每瓦0.3美元,后来几年边际递减的速度有所下降,目前在0.22美元左右),这些我就不多讲了。
但是光伏组件不等于光伏电站。这个问题好像很容易被忽略。
忽略的结果是一个错误结论: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发展会导致电价越来越低。这明显和现实世界不符~光伏电站占比越高的地方,例如美国加州,英国,德国,电价都不是特别便宜,而是正好相反,都特别贵。
为什么是这样?需要了解光伏电站的三大缺陷:
芮城装机100万千瓦,占地2700万平米,年发电11亿度,代表了国内平均水平。格尔木领跑者50万千瓦,占地770万平米,年最大发电9亿度,代表最高效水平(顺便说一句,这是实现了平价上网的里程碑式电站,不过有一点大家不一定了解:它的770万平米土地一分钱也不要)。
用格尔木领跑者这个最高效的光伏电站与四川江油的一个普通火电厂比(注意天明电厂的近千亩用地还包括了一个大型煤炭储存基地,我们就模糊一点,都算发电用地好了),光伏度电用地也要比火电高130倍以上。
从人力成本上看,光伏电站的度电人力消耗相当于火电的6倍。
长远看随着土地和人力成本上升,对电价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目前组件成本已降到光伏电站成本的30%以下,(并且其中最有降价潜力的硅片已经只占一半,其它材料成本要占一半),未来它每下降10%,带来的总成本下降只有3%,但是土地人力建安等其它成本每上升10%,总成本就会上升7%。。。
有一种理想化的解决方案是靠单位面积的发电效率提升,来促进光伏的土地和人力使用效率的提升。但是看一眼上表中,目前主流技术PERC和未来的技术路线HIT,IBC的产业化平均效率对比,就会发现: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提升会非常有限~毕竟,你不能把它搞成核反应,对吧?
这个缺陷决定了,光伏电站在身的高土地和人力成本之外,还需要高储能成本。
实际上从第一块单晶硅光伏出现到今天已经有六十六年了,它是一种典型的老能源解决方案。正是由于三大缺陷的存在,它一直被市场边缘化~很显然,跟另一种老能源火电相比,它会加据对土地和人力的依赖,具有靠天吃饭,逆文明进程的特征。
现在被迫使用这种更低效的老能源,核心原因是火电遇到了大气环境瓶颈。
所以更可靠的结论是:被迫大量使用光伏电站,加据对土地和人力的依赖,长远看会导致电价越来越贵。
反过来说就是,如果电价不能满足这个条件,要么持续财政补贴,要么就会出现新增光伏装机规模下降。
从上图中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的新增光伏装机从2017年之后已经开始下降(德国,美国,日本的新增装机高峰也分别出现在2012年,2016年,2017年)。原计划去年应该取消的光伏补贴,因为疫情等各种原因,三月份以后又给了8分每度。延迟到今年取消。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今年取消后的装机情况。
用电和吃粮不一样。人均粮食消耗是有上限的,很容易解决。
人均电力消耗暂时没有看到上限。互联网,区块链,5G,AI,智能汽车。。。如果说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电力就是今天人类文明发展的必需品。
文明的发展没有上限,对于没有上限的东西,很难有单一的完美解决方案。所以各有优缺点的火电,风电,太阳能(其实太阳能也不只是光伏,还有光热),水电,裂变核电等传统能源大概率会在很长时间内并存。同时人类也正在探索各种新的发电方式。
迄今为此,并没有什么完美的电力解决方案。因此发电这门生意,也有明显的周期性。并且这种周期具有短期价格弹性小,长期价格弹性大的独有特征~电力过剩的时候,降价也没法在两三年内迅速刺激用电量增长。电力交易所竞价从三毛跌到一毛五,也很难多用。然而一旦人们用惯了便宜电价支持的5G,AI,电动车。。。电力交易所竞价从一毛五涨到五毛,也很难少用。
同时,由于即发即用,无法储存,折旧在成本中的占比,建设周期等等因素决定了,发电这个生意的周期逆转反应有滞后性,不是从电价上涨开始,而是从缺电开始。
End
来源:雪球,作者:宁静的冬日M,侵权烦请联系删文。
转自:光伏全球日参
光伏产业发展日益火热普通人如何抓住这一投资新风口?
光伏产业发展日益火热,市场对新能源领域关注度显著提高,光伏产业行情继续发酵。叠加技术革新、政策加持等市场因素合力影响,2020年光伏可谓是最炙手可热的板块之一。
从长短期收益来看,光伏指数表现大幅优于宽基指数。截至2021年1月6日,中证光伏产业指数自基日以来累计收益为274.54%,年化收益率为18.46%,长期收益率高于中证500、沪深300和中证全指。同时从短期来看,近年来市场对新能源领域关注度显著提高,中证光伏产业指数2020年全年收益达到110.94%,表现大幅优于主流宽基指数,相对沪深300、中证500、中证全指的超额收益均超过50%。(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光伏产业板块表现出色让人心喜,但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我们也要了解亮眼成绩之外的内容。到底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如何?普通人又该如何理顺背后投资逻辑?我们来一一细述。
光伏产业发展分析
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我国“十四五”规划力争实现“碳达峰”目标;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20%左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5亿TCE(单位产值能耗,全称:tonofstandardcoalequivalent吨标准煤当量)以内。2020年,中国向世界表示,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积极减排的政策目标下,光伏产业迎来了政策上的重视与大力支持。
与此同时,经过多年发展,光伏产业逐步走向成熟。根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数据,过去十年,光伏发电成为所有发电类型中度电成本下降最快的类型之一,2009年至2019年光伏度电成本下降达89%,2019年平均度电成本已至40美分/kWh,光伏已经是各类电源中成本最低的电源之一。
光伏度电成本下降幅度
数据来源:SOLARPOWEREUROPE,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
而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大幅下降,光伏发电全球竞争力和经济性日益凸显,行业由补贴推动逐步转向成本驱动,其发展驱动力也在不断增强。根据中国光伏协会统计,2020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地面电站初始投资已经下降到低于4元/W,相比2016年的7.3元/W下降了45%。
除了行业整体迎来机遇之外,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也拥有强大优势。2019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30.1GW,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05GW,连续5年位居全球首位,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应用市场。与市场份额匹配的,当前我国光伏已经基本完成全产业链国产化,且多晶硅、组件产量连续9年、13年位列全球首位,全球前沿完备的光伏产业链已见其形,全球领先的行业地位更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未来发展相当可期。
理顺投资逻辑普通人如何站到机遇风口?
市场大机遇为普通投资者带来红利。当然,对于普通人来说,直接投资相关产业,不管是资金规模上还是风险承受能力上都不太匹配,相应的被动指数型基金就成为普通人的好选择。
从指数流动性来看,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发布以来,每日交投活跃,今年以来随着市场上涨,指数成交金额有显著提升,近一年平均日成交额178.04亿元。市值分布上,截至2020年12月22日,指数成分股加权平均自由流通市值为537.19亿元,交易容量大。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基金精选新能源板块50只龙头股,总体具有高盈利、高成长特点。前十大权重股自由流通市值平均数为590.67亿元,今年以来均取得正收益,其中46只股票自2020年以来股价翻倍,阳光电源涨幅达到490%,隆基股份涨幅达255%,通威股份涨幅达168%。前十大成分股ROE(TTM)平均数为13.93%,PE(TTM)平均数为50.44,归母净利润单季同比平均数为32.70%。
跟上光伏板块行情,目前有哪些指数基金产品推荐配置?如果你是新手或者没有时间天天盯盘,建议选择场外指数基金,省时易入门,还可以选择定投,省心省力。近日,场外唯一的光伏指数基金产品——天弘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基金(A类:011102;C类:011103)开售。
为基金运营提供支持的,除了专业的投资团队、研究团队,还有专门的大数据研究及风险管理等相关团队支持,共同把握基金的收益走向。天弘基金2004年成立以来,积累深厚,为大众所熟知的余额宝,正是天弘基金与支付宝合作推出的基金产品。截至2020年9月30日,天弘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1.49万亿元,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光伏产业机遇难得,在专业团队加持下,天弘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基金(A类:011102;C类:011103)让普通人也能及时捕捉光伏产业机会的便捷工具,值得考虑。产品发售期截止到1月25日,感兴趣的小伙伴,1月11日起可到蚂蚁财富、天天基金、天弘基金APP、招商银行、同花顺、广发证券、华泰证券等渠道参与认购,为2021年投资布局开一个好头。
风险提示: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本文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过往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购买前请仔细阅读《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2013-2020年光伏产业指数每个完整会计年度业绩:31.70%,25.05%,45.39%,-16.70%,7.96%,-36.96%,24.08%,110.94%。
来源:五金机械网,资本邦
原文链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news/details_244994.html
来源:贤集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